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比超七成
今年是专利转化运用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当前,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新增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比超七成。2024年,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7.6万次,同比增长39.1%,呈现良好发展势头。3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从专利质量上看,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34.9万件,同比增长15.7%;高校和科研机构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比提高到70.4%。
今年,围绕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下大力气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持续组织开展新增专利的盘点工作,不断扩充专利转化资源库,并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产业链重点企业加强与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同时,还要实现专利申请转化的良性循环,有针对性地精准匹配优质资源,打造专利转化运用良好生态。
在保护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表示,相关单位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协同并进。对内,加大对民营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办理,优化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对外,不断优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体系,帮助企业防范化解知识产权风险。
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将于4月20日至26日举行,活动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表示,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催化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服务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作用。同时,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将有效赋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促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