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北京市检察院发布《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3年)》

来源: 正义网   发布日期:2024.06.06 浏览次数(3)

近日,北京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3年)》,对2023年知识产权检察案件的特点、工作举措进行梳理总结。

刑事案件主要特点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数量持续上升。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理审查批准逮捕此类案件205件,同比上升19.88%,办理审查起诉此类案件151件,同比上升62.37%。其中,侵犯商标权的刑事案件占比83.4%,侵犯著作权的刑事案件占比13.5%,侵犯商业秘密的刑事案件占比3.1%。

高新技术类案件涉及领域广泛,专业性不断突显。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11件20人,同比上升50%,重点打击涉及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办理高新技术类刑事、民事、行政检察案件32件,涉及自动驾驶点云数据标注工具、网络金融安全交易装置、印刷检测软件、数字资源数据库等。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直播、社交电商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有的案件中,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直播账户、短视频平台、网店等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通过直播带货、在社交软件上发布低价商品消息、在网络平台跟评发布售假广告等方式吸引客源,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侵犯知识产权权利人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2023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办理涉网络直播、网店刑事案件54件,在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占比18.75%;办理涉及社交媒体刑事案件74件,在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占比25.69%。

涉文创、科教领域侵权手段呈现隐蔽性特征。随着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创产品、培训授课视频等文化产品被不法分子觊觎。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理涉文创、科教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0件。涉案人员虚构与权利人签订合同、宣称获得正版授权或捏造与权利人关联的“人设”,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和隐蔽性。

跨区域、链条式侵权特征仍然突出。部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呈现出链条环节增多、跨区域趋势突出的特点,该类案件多为共同犯罪,具体表现为侵权地和销售地分离、货品和商标分离,需要加大全链条打击力度。

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举措

强化政治引领,以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首都现代化建设。北京市检察院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置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战略大局中去考虑和谋划,与市知识产权局共同制定《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指引》,为创新驱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检察保障。主动服务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与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制定《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企业数据知识产权工作指引(试行)》,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主动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如在全国检察机关率先建立技术调查官库,对接“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需求,与中关村科学城、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等重点科技园区建立检察联络机制等;主动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制定《加强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试行)》;主动服务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联合北京市检察院第四分院、海淀区检察院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设立检察服务工作站,开展政策法规咨询、处理侵权纠纷投诉、保护知识产权普法宣传等工作。

强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实现最优司法保护效果。北京市检察院制定实施《北京市检察机关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办理质效的意见(试行)》,提升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能力。聚合知识产权、金融、网络、涉外检察等专业力量,落实“一案多查”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履职质效。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体实现刑事责任追究和民事责任承担,减少权利人诉讼负累。深入开展知识产权领域行刑衔接,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114人,同比增长1.5倍,作出不起诉决定后移送主管机关行政处罚14人,助力构建立体追责体系。

深入贯彻数字检察战略,助力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全市检察机关注重大数据赋能知识产权检察,完善多源数据集成的知识产权检察监督模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如,北京市检察院依托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建用销假销劣类投诉涉刑线索未移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动刑事立案31件,打掉售假窝点85个。

全面推进京津冀知识产权检察协同发展,形成区域保护合力。北京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京津冀检察机关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网络综合治理维护金融安全跨区域协作的工作意见》,办理涉京津冀知识产权刑事犯罪78件,加大对跨区域、链条化犯罪的打击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领域溯源治理,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北京市检察机关结合办案中发现的知识产权保护漏洞,向权利公司、经营主体、网络平台等单位制发检察建议13份,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稳步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涉案企业合规改革,2023年办理知识产权合规案件4件7人,引导涉案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围绕网络著作权、服务商标等前沿热点,通过线上普法产品和线下座谈授课等方式,提升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

下一步,北京市检察机关将围绕服务保障中心工作,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含北京元素的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加强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建设为牵引,坚持知识产权检察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现代化;加强京津冀三地检察机关跨区域互相配合、协同履职,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合力;扎实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深化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积极融入知识产权综合治理大局;深化知识产权跨部门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机制,凝聚保护合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 官方网站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Capit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Associatio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甲21号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A座三层
邮箱:ip@capitalip.org
京ICP备15043949号-1    未标题-1.jpg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281号

联系电话 010-82194180
今日IP 今日IP 知产之家 知产之家

Copyright © 2020-2025 Capitalip.org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