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

来源: 北京市政府   发布日期:2021.12.01 浏览次数(8)

二〇二一年十月

序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制定和实施“十四五”时期发展建设规划,对中关村示范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有力支撑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发挥对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09〕28号)《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市“十四五”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等制定,是指导中关村示范区未来发展建设的行动纲领。


目录

  一、中关村示范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形势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二、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加强重点技术领域布局

  (二)大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三)完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

  三、深化先行先试改革,营造世界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一)深化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改革

  (二)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三)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四)探索新经济制度创新

  (五)完善创新生态治理机制

  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全球创新创业高地

  (一)加强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二)打造专业化孵化服务体系

  (三)支持高水平硬科技创业

  五、强化数字经济引领,建设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一)着力发展数字经济

  (二)构建“241”高精尖产业体系

  (三)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六、推动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提升园区引领带动作用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二)加强高精尖产业空间载体建设

  (三)提升园区专业服务能力和绿色智慧发展水平

  (四)完善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机制

  (五)加强京津冀及全国示范引领

  七、全球视野招才引智,集聚世界一流人才

  (一)构建高能级人才队伍

  (二)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

  (三)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八、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高水平开放的中关村

  (一)打造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支点

  (二)充分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三)提升创新国际化影响力

  九、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协调推动

  (三)强化规划实施


  一、中关村示范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一)发展基础

  中关村示范区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和世界知名的高科技园区。“十三五”期间,中关村示范区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奋发有为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实现“十三五”发展主要目标,在全国乃至世界新经济发展中形成引领态势,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先行先试改革实现新突破。出台促进在京高校、央企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新政等若干先行先试政策,开展投贷联动、设立民营银行、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企业外债便利化、建设生物医药国检试验区、创新医疗器械应用推广等改革试点,30余项试点政策在全国推广实施。

  原始创新和前沿创新能力快速提升。2020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研究开发费用3785.4亿元,约是“十二五”末的两倍。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4万件,年度获得专利授权7.2万件,相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98.7%、105.5%;累计主导创制的国际标准数达到505项,约是“十二五”末的1.5倍,并首次推出中关村标准42项。诞生了国内首款通用CPU、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全球首个FPD-EDA全流程解决方案、新冠肺炎灭活疫苗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产业发展呈现高增长与高质量。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智能制造与新材料、生态环境与新能源、现代交通、现代服务业等六大新兴产业集群,涌现出金融科技、无人驾驶、智慧物流、新零售等跨界融合新业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近3万亿元,大数据、信息安全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集成电路设计收入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生物健康产业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十三五”期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达7.2万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8倍,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近40%。

  高成长市场主体培育领跑全国。截至2020年底,独角兽企业约90家,占全国的4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7万家,国高新企业占国家高新区总数的25%以上;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406家、1073家,相比“十二五”末增长60.6%、37.3%;本土《财富》世界500强企业9家,领军企业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在新冠肺炎病毒快速检测、抗体与疫苗研发、治疗药物研发、无接触诊疗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持续完善。截至2020年底,拥有200多家创业孵化机构、近600家联盟协会和民非组织,以及上千家法律、会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关村创业大街、智造大街等创业生态圈优化升级,市场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进一步集聚,2020年中关村示范区本科及以上从业人员占比62.2%,比“十二五”末提高10.1个百分点。风险投资高度活跃。2020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达2.6万家,创新创业活力持续迸发。

  辐射带动与开放创新水平加速提升。截至2020年底,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累计在津冀设立8800多家分支机构。与全国26个省区市77个地区(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共建27个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技术合同成交额2/3流向京外地区。国际创新合作持续深入,累计设立19个海外联络处,上市公司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近千家,聚集300多家跨国企业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5万多名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从业人员。中关村论坛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二)发展形势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以智能化为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窗口期”已经开启,科技前沿不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编辑等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物理、生物和数字领域创新的界限日趋模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更加紧密贯通,多学科专业交叉、多领域技术融合、跨区域跨国界协作等创新特征和趋势凸显。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贸易、治理方式加速数字化变革,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生物经济等新经济迎来加速发展期,跨界、赛道、场景、共治等成为重要的产业促进方式。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战略支撑。“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持续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和科技竞争长期存在,国际科技出口、技术投资、人才交流等方面的障碍对我国科技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关键是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从自身看,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对中关村寄予厚望。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关村论坛致贺信。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关村论坛发表重要视频致辞指出,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作用”。北京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25年基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坚持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路子,更好发挥中关村示范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中关村示范区还存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不够高、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分园运营服务专业化能力不够强、国际化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先行先试改革需要进一步突破等问题和挑战。

  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中关村示范区进入新的阶段,发展建设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中关村示范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都为中关村示范区发展建设提供了强大需求、战略支撑和不竭动力。中关村示范区要牢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强化使命担当,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做出示范,努力成为全球科技创新新思想、新范式、新技术、新经济、新生态的引领者。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阵地和创新旗帜作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任务,以深化先行先试改革为根本动力,以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着力点,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生物经济、研发经济等新经济为主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优化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完善一区多园统筹发展机制,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新时代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世界级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中关村示范区发展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高端引领、使命导向。强化国家战略使命担当,瞄准国际前沿,在加强基础研究、培育世界级科技企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等方面形成引领态势,在优势领域努力成为全球创新领导者,积极抢占全球科技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自强。当好建设科技强国的排头兵,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打造科技自立自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坚持市场主导、改革赋能。发挥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试验田”作用,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创新生态治理模式,持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活力,构筑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高地。

  坚持开放协同、内外联动。加强分园统筹和京津冀协同,坚定不移地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创新,持续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要素,高水平融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把中关村论坛打造成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十四五”时期中关村示范区发展建设主要目标:到二〇二五年,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具体目标为:

  ——深层次改革创新取得重要突破。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市场准入、包容监管、新业态规则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发展、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形成一批改革试点,破除一批制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障碍,基本形成具备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新经济制度环境。

  ——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显著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增加值比重达到12%左右,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更加凸显,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能力显著提升。

  ——高精尖产业占据全球中高端。企业总收入增速达到8%左右,劳动生产率达到45万元/人左右,培育形成2-3个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产业自主安全水平和产业链韧性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动能,涌现一批世界一流的独角兽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

  ——创新创业生态达到国际一流。创业投资、天使投资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当年新注册科技型企业数达到3万家左右,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制度规则体系和治理模式,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

  ——国际创新合作迈上新的台阶。一区多园统筹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国创新辐射和联动效应明显,国际人才往来高度活跃,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企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PCT专利申请量达到1万件左右。

专栏1 中关村示范区“十四五”时期发展指标.png

  注:1.标注﹡为累计数;2.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

  中关村示范区发展建设2035年的远景目标:到二〇三五年,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和世界创新版图重要一极,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产生一批世界级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形成数个万亿规模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主导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为国家创新发展创造更多竞争优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二、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结合中关村示范区重点产业布局,深化企业牵头、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推动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抢占未来、前沿领域发展先机和创新制高点。

  (一)加强重点技术领域布局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中关村重点产业关键环节,支持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聚焦高端芯片、基础工业软件、高端装备、基础原材料等领域,力争突破高端通用型芯片、高性能模拟芯片、操作系统、EDA软件、工业通用流程模拟系统、智能传感器、集成电路装备与制造工艺、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医用设备、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先进材料等“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实现产业自主可控。

  支持前沿引领技术创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重点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多机器人智能协作等前沿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强生物医药、新型疫苗、靶向给药、免疫治疗、智能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技术研发。推动氢能、纳米能源、自动驾驶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突破第三代半导体、石墨烯、陶瓷基复合材料、高熵合金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技术研发应用。

  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开展量子信息、碳基集成电路、脑机接口、6G技术、万物智能互联等下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支持开展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基因编辑、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单细胞多组学、合成生物科技、生物育种等生命科技研究。加强液态金属、纳米纤维素、电子皮肤材料等颠覆性新材料技术研发。推动电磁超材料、兆瓦级电力电子集成发电、分布式能源、耐超高温和超低温弹性材料等未来能源技术创新。

  (二)大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设立“金种子”企业培育基金,实施“普惠服务+精准服务+权益投资”支持,加大小微企业研发经费支持力度。建立独角兽企业行业管家制度,引导独角兽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促进独角兽企业在市域内合理布局。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报备即批准”方式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深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支持企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支持领军企业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构建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支持建立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协同开展技术标准创制、共性技术攻关、专利池共建和国际合作。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参与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落实国家关于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基础研究。引导企业设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创新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早期介入重大科技专项研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以专项资金、创新券等方式强化企业创新支持。

  加快建设开放开源平台。支持中关村领军企业建设人工智能超高速计算中心、公共算力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开源平台、算法资源库和开源代码托管平台等一批开源开放平台,推动自主创新底层技术架构应用与适配。研究完善开源开放平台推广和服务机制,支持企业使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以领军企业为引领、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协同的研发生态。

  (三)完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积极构建政产学研协同集中攻关模式,推动央企、国企、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校院所等协同创新。实施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强链工程,探索面向全国的“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支持企业出题、能者破题、揭榜比拼,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立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非共识评审、项目专员持续跟踪、政府和风投联动、逐步加码投入的支持机制。鼓励领军企业通过研发战略合作、产业链供需对接、技术交叉许可、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聚焦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命健康等重大全球性问题,探索设立面向全球的创新基金,吸引国际顶尖研发力量联合开展研究。

  优化市场导向的创新组织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等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咨询机制,提升企业家、产业专家在重大科技项目立项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建立产业需求牵引的项目形成机制,围绕企业提出的重大技术需求,建立产业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库。支持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企业主导、高校院所支撑、投资机构深度参与的立项筛选方式,对于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研发项目优先纳入立项支持。拓展创新方向和项目征集渠道,支持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共同参与技术研发方向选择和资源组织。

专栏2 中关村示范区高精尖产业“强链工程”.png

  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耦合发展。立足特色主导产业补链、强链需求,积极争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布局。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和共享,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条,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高精尖创新中心。鼓励领军企业、知名科学家参与共建投资主体多元、运行机制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实行“预算+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除特殊规定外,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由新型研发机构依法取得、自主决定转化及推广应用。推进科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引导科技军民融合特色园和创新平台开展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关村新兴领域专题赛”品牌。

  健全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机制。扩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购、订购等非标采购,支持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推动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体系。实施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加强应用场景供给,促进新技术迭代更新和规模化应用。制定中关村示范区创新产品(服务)目录,建设创新产品(服务)“线上发布大厅”和交易平台,推动供需对接,构建推广应用新通道。

  三、深化先行先试改革,营造世界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主动适应创新范式和科研组织形式的新变化,营造创新友好型制度环境,围绕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开展新一轮更具系统性、更大力度的先行先试改革,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创新主体更强、创新生态更优、创新要素更集聚、创新机制更高效。

  (一)深化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改革

  引导高校院所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平台紧密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率。出台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若干措施。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探索建立健全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资产评估等多元化科技成果市场交易定价模式。推动建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强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人员评价激励政策。实施高价值专利挖掘和转化应用行动,推动高价值专利项目化、企业化并进入孵化器成长。试点开展重点领域专利快速预审、确权。支持国际知识产权仲裁机构、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服务机构在中关村落地。加快培育高水平知识产权专业机构,引导其在挖掘孵化、评估评价、运营转化、维权服务等方面探索新机制。支持知识产权专业机构与金融机构建立知识产权评估评价、风险处置联动机制。推动国家级知识产权交易机构建设,探索知识产权交易新模式。

  (二)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畅通国际人才流动渠道,建立健全海外人才工作、居留和出入境直通车制度,为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办理最高时限居留许可提供更大便利。针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和中关村急需紧缺外籍技术人才,积极探索技术移民试点。推动放宽境外知名高校优秀外籍毕业生在华工作的学位要求,吸引境外优秀本科毕业生到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创业。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推动允许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将其在京取得的成果转化收益等合法收入汇至境外。支持高校与北京市重点支持的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三)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创建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在创新科创金融组织体系、推进股债联动试点、发展壮大创投行业、吸引长期资金投入科创领域、健全科技保险体系等领域改革创新,构建金融有效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崇尚早期投资、硬科技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引导机制,发展壮大耐心资本。深入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推动S基金发展。支持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落户,建设国际创投基金和项目聚集区。支持开展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建设区域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科技型小微企业征信服务模式,构建知识产权导向的中关村信用评价体系升级版。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争取开展绿色技术银行试点以及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资产证券化试点。加强投贷联动、投担联动、融资集合担保试点等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鼓励设立科技保险专营机构,探索建立科技再保险制度。推进新三板深化改革,建设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登陆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板块,探索赋予区域股权市场更多产品和服务创新权限。加快建设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参与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进一步深化中关村外债便利化试点,探索逐步实现非金融企业外债项下完全可兑换。

  (四)探索新经济制度创新

  争取开展新经济包容监管试点,本着“适应性治理”等新理念,推动建立更具弹性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探索新经济“监管沙箱”制度,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持续关注跨界新兴产业领域的制度需求,围绕智能交通、互联网医疗、数字内容等领域开展制度创新试点,为新经济企业提供试错容错环境。积极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区联动”,实现政策叠加和贯通,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开放政策体系。

  (五)完善创新生态治理机制

  尊重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第三方创新服务集成者”作用,支持产业联盟、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创新型社会组织发展,鼓励中关村企业家顾问委员会、专业服务机构、智库等参与公共治理、承担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多元共治的生态治理模式。按照“轻资产、强服务、活机制”要求,深化中关村发展集团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改革转型,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大力弘扬“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中关村文化,发扬“产业报国、追求卓越”中关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自主经营权和创新权益,增强中关村企业家的凝聚力、向心力、荣誉感和归属感。

  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全球创新创业高地

  着眼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深入落实《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推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商品化,深化创新创业服务,让创新创业走向更高层次、更好生态和更高质量。

  (一)加强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完善专业化技术服务网络。支持高校、院所、研究型医院等新建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完善中关村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绩效评价机制,引导提升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和水平。搭建中关村成果转移转化线上平台,围绕科技成果挖掘、筛选、评价、推介、概念验证和落地转化全链条,实施常态化跟踪服务。深化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火花”活动,探索形成“火花”活动与创业支持政策联动机制。推动制定中关村技术经理人标准,支持发布技术经理人相关团体标准,推动建立技术经理人职称评聘、联合聘用、业绩监测和奖励机制。组建中关村示范区技术转移联盟。

  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支持中关村开放实验室联合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在科研仪器设备、检验检测等领域进一步开放资源、互利共享。围绕重点产业为中关村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成果转化、产品验证、技术研发和推广等服务,挖掘概念验证转化项目,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加强科技成果中试转化。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中试依赖度高的主导产业领域,引导高校、院所、企业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科技成果验证、熟化。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同建设面向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挥医疗器械工程化平台、生物样本库、生物相容性评价平台等技术平台作用,建设细胞和基因治疗、生物药、重组蛋白药物中试生产平台、AI创新药孵化平台等。开展中试基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中试基地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二)打造专业化孵化服务体系

  搭建专业化、市场化创业孵化平台。围绕中关村示范区主导产业,重点打造100家左右优质创业孵化服务机构,为技术驱动型创业企业提供垂直孵化服务。引导分园围绕特色产业建设标杆型硬科技孵化器。支持央企、龙头科技企业打造开放式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支持分园将老旧厂房、闲置楼宇等存量空间改建为多功能、低成本的社区型孵化器。持续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发展。支持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工业性试验、科技成果系统化和工程化开发、技术推广等公共平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布局建设50家左右共性技术平台。

  提高创业孵化服务能力。完善创业孵化支持政策,实行分类指导、运行评估和动态管理,引导孵化器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成效。强化创业增值服务能力,推动孵化载体集成多元服务功能,培植资本对接、链接高端服务资源等集成赋能能力。支持孵化器与专业机构联动,为在孵企业提供产业技术服务、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场景供给、市场拓展等专业服务。支持搭建面向创业企业的数字化市场服务平台,开展市场数据、精准营销、线上销售等服务活动。引导孵化器构建集“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创业投资、人才和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形态。依托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和特色园区,打造一批加速器。

  探索构建跨境孵化网络。促进孵化服务机构国际化发展,链接国际资源。着力引进落地一批国际知名孵化器。探索境内外协同孵化培育,推动一批国际顶尖的技术项目和团队在中关村示范区发展。引导孵化服务机构开展国际性创业活动,搭建国际创业平台,设立海外孵化器。

  (三)支持高水平硬科技创业

  大力支持前沿科技创业。推进前沿技术商业化,支持智能医疗器械、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等引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领域创业,催生一批硬科技企业。加快布局一批应用场景,支持AI+、区块链+等领域跨界创业,推动传统领域、新兴领域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持孵化载体集成技术、资本、产业、数据等资源要素,打造“硬科技”服务平台。支持“硬科技”战略投资,加大对具有原创性、自主性、颠覆性技术企业的投资,强化对早期项目的投资支持力度。

  推动科研衍生创业。鼓励在京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岗兼职、离岗创业,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鼓励高校院所及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出资设立公司或入股公司。支持高校院所设立学科性公司,推进优势学科相关技术开发、科技咨询服务和科研成果产品转化经营。支持企业提前介入科技成果转化进程,鼓励上市公司联合高校院所、投资机构、服务机构共同投资孵化早期项目。发挥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作用,引导优质创业项目在分园落地。

  五、强化数字经济引领,建设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瞄准产业发展制高点,统筹推进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未来新赛道培育,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构建“241”高精尖产业体系,打造领军企业引领、价值链高端、自主可控、万亿规模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一)着力发展数字经济

  增强数字经济底层技术引领。充分发挥中关村技术创新优势,加强数字经济底层技术研发攻关,推动大数据采集、清洗、存储、挖掘、分析等技术创新,积极布局算力、算法、数据、安全等数字技术,强化行业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底座。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和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支持概念验证和前沿颠覆性项目。加快数字化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

  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围绕国家和区域5G专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政务专网、新型计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引导中关村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出技术领先、性能强大、安全可靠的系统解决方案。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北斗系统、车路协同系统等科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云、网、端、边”全覆盖。支持分园高标准建设水电、交通、管网等智能化基础设施。鼓励企业参与各地政府采购和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投资,服务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布局。

  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实施中关村数字经济引领发展行动计划,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速数字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发展。加快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先导园”建设,支持建设一批跨领域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大型制造企业“上云上平台”,鼓励中小微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形成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在电子商务、生活服务、文娱消费、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做大做强一批平台型数字化服务旗舰企业,积极布局在线新服务。围绕供应链金融服务、数字资产交易等领域,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分布式生产在全国、模式创新在北京、数字金融服务在中关村的产业生态格局。

  建设数字经济新场景。重点围绕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科技冬奥”、园区治理等场景,形成“中关村解决方案”。推进以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智能城市感知、超高清视频应用等为重点的垂直行业场景应用示范。建立典型应用场景的市场化推进长效机制,定期发布场景机会清单,引导龙头企业牵头开展应用场景建设。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场景项目的投资力度。统筹资源建设示范街区、示范路段等功能场所,建设一批场景体验中心、智慧城市展示体验中心等。

专栏3 中关村示范区“十四五”重点推进的场景计划.png

  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积极探索数据资源确权、流通、交易、应用开发规则和流程,推动建立健全数据交易治理规则。发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作用,围绕数据、技术等数字经济关键要素流通开展试点示范。推动探索建立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按照鼓励创新原则,推动构建符合创新规律的数字经济监管制度和监管治理体系,营造更加开放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标准创制、知识产权保护和个人隐私保护,引导企业遵守科技伦理。

  (二)构建“241”高精尖产业体系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引领发展。推动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为引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信息安全等细分领域加快发展,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在海淀园、朝阳园、石景山园、亦庄园等园区建设一批产业载体,形成具有技术主导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推动消费互联网领域优势向产业互联网领域拓展,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做优做强以创新药品、新型疫苗、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组建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平台和医疗器械产业服务平台,提升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亦庄生物医药园产业聚集能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生命健康研发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区。

  支持先进制造、现代交通、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四大重点产业高端发展。大力培育以机器人、智能装备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产业,带动工业制造智能升级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科学仪器等细分产业发展,建设国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大力培育以智能网联汽车、轨道交通与智能出行为核心的现代交通产业。加快空间信息产业数据信息的共享发展,实现在智慧城市、应急救援等场景中的广泛应用。推动在车联网、城市交通管理、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应用场景开放。紧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大力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加快壮大以氢能及燃料电池、能源互联网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高效节能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打造完整的能源互联网基础运行体系。大力发展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重点聚焦前沿新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等领域,着力培育一批新材料领军企业,打造高端新材料产业生态。

  持续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打造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文化科技、消费科技、城市科技等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专业服务业资质互认制度性突破,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化、国际化服务机构。推动建立专业服务国际联合体和行业联盟,支持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专业服务品牌培育和塑造行动。

  (三)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敏锐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提升对新赛道的敏感性和判断力。支持开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重大引领作用的未来产业自由探索研究,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加快发展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等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大力发展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无人技术、柔性制造等未来智能产业,着力推动光电子材料、量子材料、新型超导材料、智能材料等未来材料产业,积极推动新一代空天系统、卫星互联网等未来民用空天产业和新型低碳洁净能源产业,形成一批突破性研究成果,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

  六、推动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提升园区引领带动作用

  着眼于北京高质量发展新需要,大力提升园区高精尖产业空间承载能力、专业化服务能力和统筹协同发展能力,推动一区多园高端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辐射带动京津冀乃至全国创新发展。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引导分园高端化发展。按照聚焦重点、发挥优势、分工协作、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各分园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支持各分园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和1-2个培育产业。支持各分园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前瞻布局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适应产业业态和发展趋势变化,推动各分园产业定位及时优化、调整和提升。

  推进组团发展模式。按照产业相近、功能相通、地域相连的原则,重点推动形成31个功能明确、产业集聚的发展组团,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空间集约发展。支持组团发展模式多样化和载体形态丰富化,探索建立研发创新模式、创新型总部经济模式、高端产业集群模式、领军企业模式、双创社区模式和特色小镇模式等发展运营模式。加强组团内部功能协同与服务统筹,强化对发展组团的精准管理与服务,提升组团产业培育能力和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存量、引导增量、提高质量。适时研究启动示范区区位优化调整工作。

  (二)加强高精尖产业空间载体建设

  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强特色产业园建设顶层设计,建立市区统筹推进园区布局和运营发展协同机制。结合重点产业领域和重点区域,规划建设提升一批特色产业园,精准制定产业准入标准,优先保障建设用地及指标,实现各分园均有特色产业园布局。鼓励特色产业园围绕细分领域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业服务、公共配套、新型基础设施等服务设施建设,科学布局研发孵化、中试加速、产业发展等功能。支持构建特色园区市场化运营平台,完善产业垂直服务体系,提升园区运营服务能力。

  推动老旧厂房、低效产业园改造更新。按照城市更新部署,研究制定推动中关村示范区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低效产业园区以及各类腾退空间升级改造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进一步释放高精尖产业发展空间资源,提升高精尖产业承载能力。鼓励分园通过收储、自主转型、合作开发等方式,开展规模化改造、定制化改造、整合改造、园区统筹改造,推动“腾笼换鸟”和业态升级,支持一批存量空间更新利用项目建设。完善中关村高精尖产业空间供需服务平台建设,定期发布高精尖产业空间资源,促进产业空间供给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实施园区分类管理。根据园区建设发展基础、功能定位、资源禀赋、服务能力等,对园区实施评估分类,重点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水平园区。支持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关村东升园二期等园区建设,提升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园、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等产业承载能力,推动中关村软件园、金隅智造工厂、中关村壹号等园区提质增效。

  (三)提升园区专业服务能力和绿色智慧发展水平

  提升园区专业服务能力。支持成立园区专业化运营团队,鼓励分园引入或设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产业促进服务机构,探索组织架构、运营管理、模式机制创新。支持园区专业化运营团队和产业促进服务机构围绕分园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产业规划研究、产业服务平台建设、精准化科技服务、应用场景挖掘、产业创新资源导入等专业服务。支持分园联合央企、社会资本成立特色产业投资基金。着力提升园区精细化管理服务能力,推进专业服务重心下移,支持分园设立政务服务大厅或服务客厅,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吸引科技服务机构、平台型组织、领军企业等参与特色园区服务体系建设,精准提供人才、投融资、市场、供应链等优质对接服务。支持丰台园围绕轨道交通、怀柔园围绕科学仪器和传感器、房山园围绕智能制造、通州园围绕城市科技等设立专业化产业促进服务机构,做优做精服务品牌。

  推动园区绿色化智慧化发展。编制中关村示范区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开展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绿色园区等示范试点。支持分园围绕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智慧化建设管理、智能服务等方面,加强技术供给,推进数据化、智能化、绿色化等产业类项目融通发展。支持园区发展第三方合同能源管理、“环保管家”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鼓励分园围绕绿色产业与智慧园区建设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等专业赛事。

  (四)完善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机制

  深化统筹协同工作机制。加大市级层面在园区建设规划、产业用地、重大项目落地等方面的统筹力度,着力解决部分专业园区小、散、弱问题。支持各区健全分园管理机构,鼓励探索市场化用人机制,提升抓项目、抓产业、抓生态的专业能力。探索完善有利于企业跨区迁移的政策措施,建立分园结对合作机制,有序引导中心城区分园外溢的高精尖创新成果和优质孵化毕业项目在郊区分园落地转化。推动分园与产业孵化、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平台深度对接,引导分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信息共享互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实现协同发展。

  完善分园发展支持政策措施。按照“一园一产”原则,聚焦市区联合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及促进政策,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加快建设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硬科技孵化平台,提升专业化产业服务能力。实施分园提升发展专项行动,明确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推动符合分园产业定位的重大项目在发展组团落地实施,推动创新型企业在分园发展组团内集聚发展。

  深化园区监测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分园创新发展跟踪指导与考核评估,定期分析分园发展态势。建立发展组团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发展组团序列动态化管理。结合产业领域和发展类型,从集聚水平、支撑作用、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开展分园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园区实行分级支持,探索建立整改、退出机制,推动分园高质量发展。

  (五)加强京津冀及全国示范引领

  推动构建研发经济价值循环体系。发挥中关村示范区创新资源丰富、研发活动活跃、科技成果丰硕等优势,探索建立形成研发经济反哺机制,提升研发经济对本地的价值贡献。积极搭建科技成果产权流转和变现处置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让、实施许可和作价入股。围绕知识产权收储、作价投资等关键环节制定支持政策,推动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知识产权战略投资,以市场化方式推动成果异地转化收益共享。通过加强投资布局、合作园区运营、探索区域分享机制等,建立中关村前沿技术与京外制造业优势互补、收益共享模式。

  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支持通州园做强做大,打造城市科技特色园区,形成支撑副中心建设和通州区转型发展的创新引擎。发布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合作园区。通过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方式,构建跨区域优势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在京津冀高效分工、错位发展、相互融合。支持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参与津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京津冀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着力营造京津冀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支持区域内实验室、科学装置、试验场所等开放共享,推动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通过联合招商、协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产业协同等方式,构建“研发共同投入,产业化共同受益”合作机制。

专栏4 中关村示范区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融通计划.png

  强化全国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区域合作新路径,优选与中关村产业互补性强、能够形成上下游完整产业链条、市场需求较大的地区开展对接合作。推动中关村数字产业、技术与京外传统产业融合,支持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企业与全国制造业头部企业合作,在中关村建立区域性及全国“创新大脑”和“产业大脑”。积极引进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优质项目和企业总部在中关村落地,形成互相赋能的协同发展模式。

  七、全球视野招才引智,集聚世界一流人才

  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坚持全球视野、需求导向、市场机制,围绕中关村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育才、引才和用才机制,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人才高地。

  (一)构建高能级人才队伍

  集聚高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实施国家级人才计划、市级人才计划,完善示范区企业首席科学家发现机制,遴选海外及本土战略科技人才。重点引进一批能够引领国际科技趋势的顶尖战略科学家,集聚一批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的世界杰出科学家,带动示范区科技人才队伍实力跃升。鼓励企业为战略科技人才量身打造事业发展平台和研究团队。

  集聚高层次的产业领军人才。大力实施中关村高聚工程,引进领军企业家、创业领军人才、投资家等人才。大力集聚连续创业者、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等,带动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加快培养具有全球思维、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发挥企业家在把握创新方向、凝聚人才、筹措资金等方面重要作用。

  集聚高素质的海外优秀人才。制定实施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行动计划,积极引进以外籍人才、外籍华裔人才、海外华人、等为重点的海外创新创业人才。支持外籍人才参与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创新政策等咨询,支持外籍科学家依托在中关村注册的内外资独立法人机构,领衔和参与申报省(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集聚高活力的青年创业人才。实施“雏鹰人才计划”,加大青年企业家扶持力度,吸引从事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青年领军人才。实施“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发现、跟踪、培养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搭建青年人才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一批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创业、社交与生活空间。支持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申请办理引进落户、工作居住证,推荐参加相关职称评审。

  集聚高价值的科技服务人才。落实天使投资税收政策,支持成立投资人联盟等平台机构,培育和壮大以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人等为代表的投资人队伍。集聚培养一批覆盖科技、管理、金融、法律等领域的国际化复合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壮大技术经理人、科技咨询师等专业化人才队伍。实施“朱雀计划”,引进培养一批高端科技项目管理人才。推动将高价值的科技服务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政策范围。

  (二)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

  强化引才用才单位主体作用。聚焦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发挥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用人主体作用,搭建事业发展平台,面向全球引才用才。支持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以跨境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外国科学家及团队提供智力服务。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鼓励企业在全球建设“人才飞地”。支持企业搭建线上“国际高端人才会客厅”,开展非接触的交流合作。

  完善市场化人才发展机制。强化市场发现、市场认可、市场评价的人才发展机制。依托国际知名猎头机构、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中介机构、学术团体和联盟组织等,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发挥中关村国际人力资源服务联盟引才作用,加快引进“急需紧缺”的国际人才。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并获得市场认可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在科研立项、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给予支持。

  创新人才发展培养模式。推动中关村示范区高校院所增设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培养工作。引导高校院所与企业深化合作,搭建面向未来产业的创产教融合平台,重点承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前沿领域项目孵化育成、商业实战经验教育等功能,培养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型、研究型、应用型人才。

  强化海创园载体功能。加大中关村海外人才创业园支持力度,打造海外归国人才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国际青年创业服务平台,为国际知名高校优秀毕业生来华创业提供支持。举办国际人才创业加速营等活动,为国际创业者提供优质资源对接。从政策精准宣传、品牌形象塑造、服务能力提升、海外人才延揽等方面做好国际人才服务工作。

专栏5 中关村海外人才创业园服务提升计划.png

  (三)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建立市场主导的人才服务体系。推动政府人才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引导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快集聚。持续扩大中关村国际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成员,加快引入国际知名猎头机构、人才测评机构等,推动取消外资出资比例限制,允许设立外资独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打造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提供有黏性的国际人才服务。以适应国际人才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批特色国际人才社区。强化国际高端要素配套,推动建设国际化医院、国际学校,为国际人才提供社保医疗、人才就医、子女入学等便利。增强国际人才政策的协调性和吸引力,推动解决与之配套的签证、生活和语言等相关问题。争取建立中关村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打造出入境事务“一站式”服务平台。

  提供有温度的配套服务。建立常态化的人才联络服务机制,为人才提供专业快捷的代办、陪办服务。积极统筹区域内的共有产权房、公租房等房源,面向青年创业人才精准配租配售。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的便捷性、灵活性和及时性。

  八、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高水平开放的中关村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结合“两区三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支点,充分利用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努力成为双向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深度参与国际科技治理,塑造科技向善理念,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一)打造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支点

  推动建立国际合作园区。以资源禀赋和主导产业为牵引,引导各分园与国际产业创新高地建立定向链接网络,积极推动国际化特色产业基地、园区和载体建设,探索建立常态化、深层次国际合作机制。加快引进国际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先进技术、金融资本、研发平台、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鼓励各类创新主体与外资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孵化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在海淀北部、电子城、生命园、亦庄等形成国际组织集聚区,争取一批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研发机构落地发展。

  支持分园打造全球链接平台。发挥海淀园高校院所资源优势,鼓励高校院所设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探索面向全球开放基础研究岗位。支持朝阳园建设国际创投集聚区、西城园打造国际金融科技高地、丰台园打造轨道交通国际创新集聚区。支持顺义、大兴深化建设中德产业园、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打造国际产业创新合作新典范。支持石景山园加快中欧创新园建设,高水平打造冬奥国际化示范窗口。推动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全球开放共享,打造全球科学家联合研发的重要支撑平台。立足中关村软件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字贸易港”。

  建立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枢纽。搭建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成果发布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广泛链接世界各国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专家、科技企业、技术转移平台等资源,服务国际间、地区间技术交易活动。推动组建国际技术交易联盟,吸引一批有国际服务能力的创业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咨询机构等专业化机构参与。

  (二)充分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支持建设海外离岸创新中心。深化拓展与世界创新领先区域合作,探索设立海外科技园。发挥好中关村海外联络处链接全球创新“桥头堡”作用,深化对接国际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资源。支持中关村企业、高校院所设立海外创新中心、海外孵化基地、跨境研发中心和海外产业园。探索境外离岸孵化、中关村加速的跨境服务模式。搭建中关村企业国际化发展服务平台,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国际化金融、法律、风险防范等专业服务。

  构筑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节点。大力培育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本土世界领军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提高海外优质资源配置能力。支持企业境外投资向研产销全链条拓展,加快布局境外物流配送中心、分销服务网络、委托生产基地,积极打造全球化供应链体系。鼓励领军企业发起设立产业基金,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加强科研攻关,面向海外实施兼并重组,成为国际“链主”企业。持续吸引科技型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入驻。

  深化“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先进创新区域的科技交流合作。鼓励各分园投资运营主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园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孵化联合体建设,共同构建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中关村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数字基础设施、技术联合攻关与创新应用等国际合作,带动“北京标准”“北京智造”和“北京服务”走出去。

  (三)提升创新国际化影响力

  把中关村论坛打造成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加快推进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建设,搭建国际交往新载体。做优做强论坛技术交易版块,完善常态化办会机制,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提升中关村论坛的国际化、权威性和影响力,发布一批具有世界引领性的科技政策、研究报告,形成涵盖尖端科技成果、独角兽、领军企业、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中关村品牌合力,成为创新新思想新理念的交流传播平台、新科技新产业的前沿引领平台、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布交易平台、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的共商共享平台。

  培育特色领域国际科技品牌活动。支持分园高水平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全球金融科技峰会等全球性品牌活动。面向前沿科技领域,策划或争取知名的国际学术会议落户中关村。支持民间机构和社会力量举办创新论坛、创业大赛等国际交流活动。持续做强中关村指数全球影响力,探索海外媒体发布渠道,打造成为世界各国全面了解中关村的“窗口”和“名片”。

  塑造“中关村标准”国际品牌。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引导中关村标准化组织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和新兴前沿领域创制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关村标准”,推动“中关村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在国内外推广应用。

  九、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中关村示范区领导小组加强本规划实施工作的统筹和领导。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分园管理机构要将规划相关任务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事项。进一步加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联动,整合市相关部门资源,合力推进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关村示范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对分园落实规划工作的指导。

  (二)强化协调推动

  围绕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和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机制,争取形成部委支持合力,探索开展一批综合性、突破性、跨界性的重大改革试点。同时,强化改革试点、产业政策和创新项目协调,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和推进机制,实施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带动。

  (三)强化规划实施

  以本规划为依据,分解落实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确保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建立规划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规划实施监测和总结分析,开展第三方评估。着力推动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民主监督,鼓励创新创业主体及社会各界为规划实施建言献策。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 官方网站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Capit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Associatio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甲21号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A座三层
邮箱:ip@capitalip.org
京ICP备15043949号-1    未标题-1.jpg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281号

联系电话 010-82194180
今日IP 今日IP 知产之家 知产之家

Copyright © 2020-2025 Capitalip.org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