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经开区区域)工作方案

来源: BJPAA   发布日期:2021.03.06 浏览次数(55)

  一、建设目标

  通过"两区"联动创新,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探索畅通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到2023年,初步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资金跨境流动便利、人才从业便利、运输往来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区域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0亿美元;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达到5%以上,PCT年专利申请量超过2500件(含京东方),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逐步建成营商环境一流、创新生态完善、高端产业集聚、国际经济交往活跃、监管安全高效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新高地。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

  立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落实"四区一阵地"功能定位,紧抓"两区"建设机遇,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构建"4+2+1"产业开放新格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培育开发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一)构建"4+2+1"产业开放新格局

  1、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建设高精尖产业阵地

  建设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推进集成电路自主可控发展,建成国家信创产业核心区,推进新型显示软硬融合发展,完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及配套政策。探索进口设备免税政策,为重点企业进口设备和原材料提供通关便利。

  持续优化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增强高端汽车产业集成带动能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重要节点,建设全国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打造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争取在简化自动驾驶车辆封闭测试场道路测试流程等方面形成突破,支持建设自动驾驶管理政策先行先试。

  壮大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集群。聚焦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医工交叉新兴业态、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推动化学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高端化发展,持续培育百亿级规模的龙头企业和"重磅产品"。巩固提升化学医药产业,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扩大医药产业对外开放,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及配套政策。争取在设立"医疗器械创新北京服务站"、加速急需医疗器械和研发用材料试剂和设备通关等方面形成突破。

  培育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支持特种机器人、医疗健康机器、人机协作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高端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公共服务机器人六大领域发展。支持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智能专用装备五大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发展,支持含通用航空与无人机、商业航天、卫星应用三大航空装备产业发展。支持机器人特殊场景应用,打破应用场景的限制和障碍。加快推进首台(套)推广应用。建"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全链条的产业服务体系。探索企业中试环节的进口设备纳入免税清单。

  2、做优两大服务业,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高端服务产业加速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及高品质生活服务业。对标引进全球一流的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信用评级、知识产权、咨询与评估服务、人力资源、金融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搭建开发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引进社会化、专业化的专利管理品牌机构。打造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发区分中心。高标准打造产业配套型国际人才社区。

  促进科技文化创意融合发展。依托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完备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科技文化融合发展。重点聚焦高新视听、游戏电竞等领域,支持区内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申报"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和游戏版号。积极探索游戏内容的过程管理机制。支持游戏出海企业在区内落地,支持精品游戏内容海外发行。

  3、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

  积极落实数字经济规则。探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软件实名认证、数据产地标签识别、数据产品进出口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针对企业的数据保护能力认证。探索创制数据确权、数据资产、数据服务等交易标准及数据交易流通的定价、结算、质量认证等服务体系,规范交易行为。探索数字贸易统计监测。

  统筹数字产业化布局。推动信创产业生态优化升级,进一步聚集信创企业,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推进通明湖国家信创基地高质量发展。强化政府购买服务及社会资本合作,着力提升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探索自动驾驶车辆和智能道路基础设施商业化运营模式。超前布局6G、量子技术、脑科学等前沿技术,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技术创新能力。

  推进数字经济赋能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实验室落地、研究院项目开工建设、国际大数据交易中心落地。支持传统工厂开展数字化改造,鼓励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企业申报北京市级智能制造标杆、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支持骨干制造企业与"5G+云+AI"企业联合搭建工业云平台,构建"端、网、云、用"的工业互联网网络集聚生态。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推进养老、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和生活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丰富服务产品供给。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以及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二)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

  建立国际化招商机制。借助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机构,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招商专班。围绕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招商,通过推介会、专题论坛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服贸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国家级展会平台,着力引进国外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重点对接使领馆等机构建立工作联络机制。优化海外工作站布局,探索派驻人员长期驻外招商、宣传。充分利用国际第三方资源。加大宣传开发区招商奖励办法的力度。

  瞄准国际招商目标。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支持符合经开区定位的世界500强、跨国创新型企业、GaWC机构在区内发展。重点吸引国际顶端服务业机构、外资企业区域总部等项目入区。

  推进国际合作园区建设。重点加快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推动中日青年新创园即介入医疗器械产业园、中日气动元件产业园加快投产。加快中法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园挂牌。积极发掘其他国别合作园区机遇。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绿色丝路基金的作用,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研究在沿线国家共建园区,搭建集中合作平台。

  助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支持国际组织落户,鼓励引进境外国际行业组织。落实免税店相关政策,鼓励国际知名免税品经营商开设免税店。推动更多国际会议会展在亦庄组团举办或建立永久会址,巩固提升"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5G大会""IC World大会""世界健康大会"等国际会展活动。

  (三)加快推进特色综保区建设

  按照建设科技创新为主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思路,探索智慧型综合保税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模式创新,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供应链管理、保税服务三大业务,着力发展保税研发、保税检测、保税展示、融资租赁等高端新兴业态,打造保税高端制造平台和科创平台。围绕国家关键领域的卡脖子环节,引进先进制造业企业,聚焦研发、中试和小规模生产环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信用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监管为手段,对产业链中关联度高的企业实施整体监管、全程保税、便利流转。

  (四)强化关键要素支撑保障

  强化空间资源保障。以亦庄新城四大产业功能区、三大创新服务区、三大特色产业园("433")城市功能组团布局为载体落实"两区"建设项目。工业用地完善推行"先租后让、达产出让"模式,促进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利用。探索实施综合用地模式。持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积极促进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强化土地资源管控。划定、公布亦庄新城工业用地一二级红线范围,做好产业发展用地资源总量保障。探索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混合出让和土地使用权分层出让模式。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编制《亦庄新城城市更新产业升级规划》,跟踪评估已更新项目,做到"拿地即开工"。

  构建多元化产业金融体系。围绕经开区产业发展需求,支持在自贸区范围内设立专营银行机构,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大力支持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发起设立产业链并购基金,着力支持各类投资机构依托国家级、市级基金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高精尖产业投资基金,推动形成"部市区"三级联动的产业基金投入体系。围绕经开区企业上市、并购等需求,积极吸引内外资证券、投行等专业服务机构在经开区布局,打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示范。

  构筑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人才聚集新高地。以国际人才社区、国际人才服务厅、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为依托,为企业提供业务一站式办理途径,为外籍人才提供类海外工作、居住环境。持续完善外国人办事服务大厅建设,进一步简化外籍人才出入境、居住、住宿、工作签证等手续。

  (五)创新区域协同发展

  以"联合调研、联促项目、联解问题、联建新城、联抓党建"思路进一步推进经开区、通州区、大兴区三区协同发展。聚合区域内龙头企业及行业链优质能力形成协同创新的数智化资源,搭建跨区域产业协同平台,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实验室落地,深化产业政策衔接和园区共建,推动京津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进一步发挥京津冀创新联盟作用,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云,搭建产业转型促进中心。探索建立京津冀青年双创基地,支持津冀青年人才来亦庄新城发展创业。依托京广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间智能制造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汇聚产品研发设计、系统集成、试验检测、展示交易等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制造园区。

  三、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机制建设

  领导小组机制。成立经开区"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组长,下设四大主导产业等13个协调工作组,成员涵盖41个相关职能部门、重点园区、区级开发投资公司和街道。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商务金融局,负责统筹协调、贯彻落实和组织推进各项工作,由管委会主管副主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商务金融局、经济发展局、科技创新局、营商合作局、行政审批局主要领导任副主任,此外另设置1名专职副主任。

  调度会商机制。制定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确定调度机制,由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两区"建设调度会,研究听取各协调工作组汇报项目进展及有关重要问题,对工作进行总体调度,定期向区领导和市专班报送项目进展、政策突破、引进企业等情况。

  沟通对接机制。各相关部门加强与对口市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支持指导。加强沟通对接,建立联络员制度,加强人才专业培训,提升工作合力。加强与商会、联盟、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需求,引导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积极争取中央国家部门支持,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在政策落地、项目实施等各环节强化互动。

  信息报送机制。各协调工作组结合本方案明确的工作职责,于每周定期将数据统计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通过公务员邮箱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汇总后以简报形式上报领导小组。

  (二)加强宣传推介

  坚持"线上+线下""对内+对外""定期+节点"的总体思路,加强"两区"建设集中发布、宣传推介、政策解读、成果盘点,大力推动开放政策实施、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活动举办、重要成果落地的宣传、推介、发布,持续拓宽宣传渠道,建立宣传解读工作机制,形成多元化传播、多主体参与、多维度互动的全新宣传格局,提升"两区"建设的工作知晓度和社会影响力。

  (三)持续提升行政效能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务服务"软硬件"升级。持续推进流程再造,完善经开区"审-管-执"链网式工作流程,持续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实施市场主体诚信管理办法,开展"全领域"综合执法试点。探索投资促进、企业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优化项目推进模式,形成从项目谋划设计到落地建设的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

  (四)强化"三单"管理机制

  强化政策清单、空间资源清单和目标企业清单"三单"管理。对标对表国家、市级相关政策,梳理重点领域配套政策,形成政策清单。梳理重点园区和楼宇等可用于新增投资落地的空间,形成空间资源清单。围绕GaWC、世界500强、国际行业协会权威榜单等境内外头部企业,侧重境外企业,形成重点目标企业清单。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 官方网站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Capit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Associatio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甲21号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A座三层
邮箱:ip@capitalip.org
京ICP备15043949号-1    未标题-1.jpg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281号

联系电话 010-82194180
今日IP 今日IP 知产之家 知产之家

Copyright © 2020-2025 Capitalip.org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版权所有